從1952年第一屆評酒會開始,到1989年第五屆評酒會落幕,五屆評酒會共評選出17大中國名酒,58種中國優質酒。
幾十年風雨沉浮,很多中國名酒和中國優質酒早已榮光不在,有的甚至破產消失,永遠退出歷史舞臺。
經過長年累月廝殺,白酒企業強者恒強,階層分化明顯。
如今再要想沖破固有階層,難上加難。
一、超脫
怎樣把酒賣到供不應求?這是酒企夢寐以求的目標中國白酒各階層分析!,如今茅臺做到了。
茅臺酒,是好酒。
它生產周期長、工藝很獨特,尤其勾調技術,堪稱一絕。
無論原料把控,還是生產過程管理,茅臺都是酒企翹楚。
目前中國白酒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茅臺,一種是其它白酒。
并不是說茅臺好到出類拔萃,而是它的屬性,早已從白酒進化為投資交易品。
曾經多次寫到茅臺,不是揭短就是損,有人說我遇茅臺則黑,見醬香則踩。
什么叫黑?什么叫踩?有人可能沒看明白。
咱可沒說過茅臺酒不行,也沒說過茅臺做酒不認真,只是對它無所不用其極的營銷手法有點看不順眼。
某些炒茅臺、屯茅臺的人,見不得有人說茅臺半點不是。
互聯網上夸茅臺的軟文數不勝數,很多圍繞茅臺為生的人,見不得有人說茅臺任何壞話。
如果你膽敢越雷池一步,它們就想把你打倒在地,踩上一萬只腳。
他們堅定的認為,茅臺酒曲是少女柔弱的腳丫踩踏,茅臺酒堪比靈丹妙藥,茅臺酒必將永遠稀缺,價格會永遠上漲。
其實拋開各種故事,茅臺只是一瓶酒,它的最大價值是喝,不是什么投資升值。
房是用來住的,酒是用來喝的,這是天生注定。
短期的上漲,不代表永漲不跌,早晚都要回歸其本身價值。
你若把茅臺當投資品,那就應該知道“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有的韭菜很可悲,它最喜歡聽鐮刀講故事,還總信以為真。
二、霸主
五糧液自從被茅臺搶去白酒一哥的寶座,就不停努力追趕。
經過十幾年奮斗,差距不但沒縮小,還越來越大。
茅臺溢價銷售、一瓶難求;五糧液價格倒掛,還要控量保價;同樣是酒,天差地別。
其根本原因在于,五糧液沒有金融屬性,也沒有賺錢效應,它只是一瓶酒。
在茅臺價格飛漲的時,壓力最大的就是五糧液,漲價!市場不認可,不漲!又怕被虎視眈眈的其它酒企反超。
它既要努力趕超茅臺,也要對其它酒企形成壓制。
茅臺做老大,高枕無憂。五糧液這個老二,謹小慎微的多。
好在白酒大王的威名尚在,沒有茅臺的場合,五糧液依然是霸主。
三、蛻變
茅臺是老大,五糧液是老二,目前沒有爭議。
至于老三的位置競爭很激烈,充滿變數。
要想爭奪第三,全國化是基本門檻。
1、洋河,新八大名酒
洋河是自2000年以來,白酒行業最大的一匹黑馬。
從九十年代的瀕臨破產,到2011年逆襲瀘州老窖,市值一度超越五糧液,堪稱行業奇跡。
2003年,洋河推出藍色經典系列,“海、天、夢”的廣告,傳遍大江南北。
依靠綿柔口感,整齊劃一的色系,廣告與推廣的層層遞進,洋河大獲成功。
自從2011年超越瀘州老窖,洋河一直占據行業第三的位置。
洋河產品一直靠群毆制勝,至今沒有高端大單品,隨著消費的兩極分化,洋河增速開始放緩。
今年洋河開始重點打造夢之藍的M6+,老三的位置能否坐穩還是未知數。
2、瀘州老窖,四大名酒
曾經的濃香鼻祖,濃香型的奠基者。
它開辦過白酒技術培訓班,很多酒企都曾接受過它的技術指導。
瀘州老窖的輝煌時刻,產銷量是郎酒、劍南春、五糧液、全興大曲(水井坊)的總和,一個頂四個。
八十年代末,瀘州老窖定位失誤,再加上管理混亂,品牌影響力快速下滑,最終被五糧液反超。
在五糧液成為白酒大王之前,單糧濃香是主流,多糧是少數派。
如今形式逆轉,單糧濃香倒成了稀有物種。
2001年,瀘州老窖正式推出“國窖1573”,開始扭轉中低端形象,進軍高端市場。
二十來年的市場孕育,國窖1573已成長為全國化的高端產品。
如果產能跟得上,千元價格站的穩,瀘州老窖將成為第三名的有力競爭者。
3、汾酒,四大名酒
汾酒,曾經的白酒老大哥,產銷量一度占據中國名酒的半壁江山。
八十年代末的定位失誤,九十年代末的假酒案沖擊,讓汾酒從全國品牌退化為區域品牌。
進入新世紀,汾酒重點打造高端的青花汾酒系列,稱其為“骨子里的中國”、“中國酒魂”。
憑借深厚的歷史底蘊、精湛的釀造技藝,汾酒又從山西走了出來,它的恢復速度很快,尤其最近幾年,產銷量猛增。
汾酒與其它主推高端的酒企有所不同,它的低端產品也在加速全國化,像玻汾、乳玻汾、出口瓷瓶汾酒的口碑與銷量同樣很好。
在洋河出現疲態,瀘州老窖增速變緩的時刻,汾酒的表現很亮眼。
這個曾經的老大,未來會怎樣?值得期待。
4、劍南春,新八大名酒
以前常有人用“茅五劍”,來概括中國名酒前三名。
這些年,隨著瀘州老窖和洋河的迅速崛起,有人開始用“茅五瀘”、“茅五洋”來替換原來說法。
相對于其它名酒,劍南春顯得有些保守,尤其是價格。
2010年,劍南春售價360元,五糧液500元左右,茅臺600元左右。
現如今,劍南春售價489中國名牌白酒,十年漲了129。
五糧液漲了近3倍,至于茅臺,根本沒法計算漲多少,因為價格每天都在變。
2019年,水晶劍南春單品銷售額突破120億,是除茅臺、五糧液之外,第三個以單只產品進入百億俱樂部的品牌。
百億銷售額,意味著水晶劍3000多萬瓶的銷量,也從側面證明,劍南春擁有極其強大的渠道力。
在300-400這個區間,劍南春依然是王者。
隨著消費的兩極分化,中端產品的競爭越發激烈。
劍南春能否脫穎而出?同樣值得期待。
四、突圍
實現全國化的品牌,都在在攻城略地搶地盤。
區域品牌要抵御全國知名品牌的壓迫中國白酒各階層分析!,還要化解本地其它酒企的進攻。
長久來看,守大本營是等死,走出去是找死,反正都是死,總要拼一條活路。
部分區域品牌,在守住大本營的同時,想要突破重圍往外走。
敢于突圍的,都是區域強勢品牌。
1、古井貢酒,老八大名酒
古井貢酒是老牌名酒,曾蟬聯四屆中國名酒稱號。
經營上,古井貢酒的思路很活泛。
80年代末,它是第一個降度、降價的中國名酒,拉開名酒降度序幕,取得了非常好的業績。
如今古井貢酒的主流產品,依然比其它品牌低2度。
2008年,古井貢酒“年份原漿”系列產品上市,并提交注冊申請。
與五糧液唇槍舌劍七年后,終于注冊成功,把TM換成了R。
2016年,古井貢酒把同為中國名酒的黃鶴樓收入麾下,加速全國化進程。
古井貢酒全國化之路走的并不順暢,受疫情影響黃鶴樓收入驟降。
安徽本地市場,受到知名白酒與本地口子窖的雙重夾擊。
古井貢酒的全國化之路,任重道遠。
2、西鳳,四大名酒
西鳳是個有意思的酒,曾經榮獲四屆中國名酒稱號。唯一失誤的那屆,還是因為報錯香型。
如果用一句話總結西鳳幾十年的發展史,那就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西鳳酒是四大名酒中表現最差的一個,連續四次沖擊上市IPO均告失敗,原因有業績造假、挪用公款、非法行賄謀取股權、塑化劑超標。
幾十年來,西鳳一直在吃老本。
從內來說:生產能力非常低下,70%以上的基酒需要采購。
從外來說:它是絕無僅有的,被經銷商開發產品按地上摩擦的酒企。
直到目前為止,西鳳酒依然沒有嫡系主打產品或系列。
其宣稱的“多品牌戰略”,說白了就是各大貼牌經銷商的窩里斗。
內戰內行,外戰外行,西鳳始終走不出陜西省。
3、酒鬼酒,不是名酒的名酒
酒鬼酒的知名度很高,很多酒友都以為它曾經獲得過中國名酒稱號,實際并沒有。
它崛起于九十年代,在1998年達到巔峰,排名行業第二。
定價與凈利潤雙雙超越茅臺,僅次于五糧液。
由于管理混亂,大股東不停吸血,酒鬼很快陷入泥潭。
2006年,幾經周折的酒鬼被中糖看中,開始恢復生機。
2012年,塑化劑事件爆發,酒鬼差點被逼入絕境。
2015年,中糧入主,酒鬼又開始全國化進程。
從窮鄉僻壤默默無聞一個小酒廠,發展成為全國知名品牌。
高端內參,中端酒鬼,低端湘泉搞的都有模有樣。
可惜的是接二連三遇人不淑,從一線跌入二線,又從二線跌入三四線中國名牌白酒,大好形式被搞的一塌糊涂。
4、郎酒,十三大名酒
2003年,郎酒推出紅花郎系列,確定了“神采飛揚,中國郎”的品牌戰略,形成醬、兼、濃,一樹三花的產品格局。
郎酒的兼香與濃香一直不溫不火,“醬香典范”的紅花郎系列大獲成功,成為全國知名品牌。
郎酒醬香逐步形成了以百年郎酒、連年有魚、青花郎酒為高端,紅花郎15、紅花郎10為主推,紫砂郎、郎酒1989、郎酒1956、郎酒2002為中低端的格局。
2012年,郎酒營收達到120億。2013年受嚴控三公消費影響,郎酒業績慘遭腰斬。
2015年汪俊林重掌郎酒,砍掉,將推廣重心從紅花郎升級到青花郎,用“中國兩大醬香白酒之一”的廣告蹭茅臺流量,想要彎道超車。
與此同時,郎酒重金打造“郎酒莊園”,已經投入100億,還要再投100億。
要把它打造成白酒愛好者的圣地,世界知名酒莊。
關于這個酒莊,有一點不大理解,郎酒露天暴曬的那些酒壇,是為提升酒質?還是連蓋庫房的錢都沒了?
郎酒經營很大膽,一直使用梭哈模式:贏了會所嫩模,輸了下海干活。
5、習酒,中國優質酒
背靠茅臺,習酒發展的很快,同樣因為茅臺,習酒在經營上頗受制約。
在郎酒、國臺沖刺A股的時候,它只能在邊上看熱鬧。
從2005年,習酒開始加速發展。到2019年,習酒營收將近80億。
為追求業績增長,習酒開發定制產品越來越多,瓶子越來越花哨。
自營產品上,習酒1988沒能延續茅臺直接漲價模式,而是采用出新品的方式變相提價。
習酒重點打造的君品1988,市場反饋一般,1988依舊是主力。
習酒的成長性還不錯,圍繞醬香第二的位置,它將與郎酒展開角逐。
6、舍得,十七大名酒
舍得源于沱牌曲酒,2017年沱牌舍得正式更名為舍得酒業。
更名后的舍得酒業并沒能一飛沖天,依然不慍不火,面對其它酒企的壓制,其主推的品味舍得提價乏力。
為提升產品利潤率,舍得先是推出智慧舍得,又推出第四代品味舍得,希望憑借老酒概念殺出一條血路。
然而市場反應依舊波瀾不驚,舍得要走的路,依然艱辛。
7、水井坊、全興大曲,老八大名酒
水井坊源于全興大曲,是個落魄的老八大名酒,自從高端水井坊被剝離,全興大曲就一蹶不振。
全興大曲中低端為主,水井坊全是高端。
自從拆分后,兩個酒企就像瘸子走路,全靠天吃飯!天氣好還能出門溜達溜達,一變天就容易跌倒。
8、今世緣,中國優質酒
自從高溝變身今世緣,這個酒開始與消費者普結良緣。
在包郵區群眾支持下,今世緣發展速度很快。
在洋河全國化的時候,它挖了洋河大本營的墻角。
由此可見,只要鋤頭耍得好,沒有墻角挖不倒。
這兩年,今世緣也在嘗試全國化,只是步伐比較慢。
9、衡水老白干,部優
衡水老白干這幾年走的很艱難,高端產品被全國知名品牌壓制,中低端又遭遇牛欄山和玻汾狙擊。
它通過并購豐聯酒業邁出全國化的第一步。
這一步走的并不是很順,旗下的武陵、文王、孔府、乾隆醉發展不一。
衡水老白干是老白干香型,武陵是醬香,文王、孔府、乾隆醉是濃香。
幾個酒企無法形成合力,完全沒有達到1+4=5的效果。
衡水老白干未來的路,依舊艱辛。
五、固守
有一些酒企無力全國化,或者剛開始嘗試。
這些酒企大多是區域性酒企,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都不是很高。
它們的影響力,大多局限于酒廠本地以及周邊省市。
這幾年,隨著茅臺價格飛漲,很多區域醬香酒企開始大規模招商,試圖加速全國化的步伐。
原來名不見經傳的酒企,像國臺、釣魚臺、丹泉,都開始飛速發展。
這些酒企有:
西北的伊力特、青青稞酒、金徽酒
安徽的迎駕貢酒、口子窖、金種子
河南的仰韶與洛陽杜康
山東的景芝、古貝春和云門酒業
湖北的稻花香、白云邊、枝江大曲、毛鋪(勁酒旗下)
江西的四特、李渡
東北的北大倉、北大荒
貴州的國臺、釣魚臺、珍酒、金沙窖酒
廣西的丹泉
江蘇的湯溝
四川的潭酒、敘府、小角樓、玉蟬、江口醇、三溪等等......
六、沒落與復蘇
以上說到的酒企,要么是全國知名品牌,要么是區域強勢品牌。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曾經輝煌,后來沒落的酒企。
它們有:
老八大名酒的董酒
十七大名酒的寶豐酒、宋河糧液
貴州的鴨溪窖酒、平壩窖酒、貴州醇酒
七、總結
中國白酒按品牌影響力,大概分為六個層次。
第一層,茅臺,它已經超脫白酒層次,成長為金融投資品。
第二層,五糧液,是僅次于茅臺的存在。
第三層,已經實現全國化,或正在加速全國化的酒企。
第四層,正在全國化之路的強勢區域酒企。
第五層,區域酒企。
第六層,曾經輝煌,如今沒落,依舊有部分影響力的酒企。
受疫情影響,酒企發展兩極分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如今酒企已進入存量競爭狀態,頭部企業量價齊升,中部企業承壓明顯,下層企業市場被加速蠶食。
位于一二三層的酒企價格很強勢,位于四五六層的酒企,有可能因為業績承壓出現價格松動。
很多酒企已走在十字路口,面臨生死存亡的考驗......
輝月有話說 提了一個問題關于白酒階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