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5月15日報道 據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5月11日報道,圍繞太陽是白色還是黃色的爭論很激烈,但大家都錯了。
世界各地的孩子們畫出的太陽總是略有不同。美國孩子往往畫一個黃色圓圈,周圍畫上一些直線。日本孩子可能會將圓圈涂成紅色,這和他們的國旗有幾分相似之處。
如今,成年人正圍繞太陽的顏色展開激烈爭論。有人堅稱,太陽現在的顏色與他們兒時看到的不同。
這一切始于上周。當時,作家杰姬·迪沃伊發推文說,她小時候看到的圓圓的黃色太陽突然變成了白色,而且樣子有點歪歪扭扭的。短短幾天,這條推文的瀏覽量就超過了600萬次。網民分為兩個陣營:一方贊同迪沃伊的看法,另一方則認為,太陽看上去一直都是白色的。
那么,這顆巨大的恒星到底是黃色還是白色?從科學角度講,兩者兼而有之,不過又都不正確。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太陽動力學天文臺的項目科學家W·迪安·佩斯內爾說:“如果你的眼睛能夠直視太陽,它看起來會是綠色。基本上,當你看向太陽時,它里面有各種不同的顏色。而且,它太亮了,每個人都會覺得眼睛火燒火燎,于是說:‘它太亮了,我說不清它是什么顏色。’這就是太陽在我們眼中呈白色的原因。”
隔著1.496億公里去看,太陽通常就像天空中的一個白點。不過從天文學概念而言 我們的太陽是一顆什么顏色的恒星,佩斯內爾說,許多人之所以覺得太陽是黃色的,與光的散射方式有關。
空氣中的分子會改變陽光中藍光和紫光的傳播方向,讓較多的黃光和紅光進入我們的眼睛。在傍晚時,陽光必須穿過更厚的大氣層,于是更多的分子散射了太陽發出的藍光,讓我們在日落時分看到橙色和紅色交相輝映的瑰麗畫面。
佩斯內爾說:“從本質上講從天文學概念而言 我們的太陽是一顆什么顏色的恒星,太陽是一顆綠色的恒星,因為太亮,它看上去是白色的。而根據大氣環境的不同,它還會呈黃色、橙色或紅色。”
他說,恒星的顏色與溫度息息相關。恒星的溫度越高,發出的藍光就越多,而溫度較低的恒星則呈紅色。
佩斯內爾說,太陽核心部分的溫度超過1500萬攝氏度,這一溫度在天體中屬于中等水平。不過,在極其遙遠的未來,這團巨大的發光氣體的顏色肯定會發生改變。
太陽是地球上光和熱的來源,因為氫轉化為氦的過程正在太陽內核深處發生。然而,氫最終會耗盡。屆時,太陽會膨脹,并呈深紅色,然后吞掉地球和周圍的其他行星。佩斯內爾說,太陽有一小段時間將發出亮藍色的光,然后逐漸黯淡下去,溫度降到很低,以至于其顏色都變得讓人難以察覺。
不過,預計這種世界末日場景至少要等上40億到50億年才會到來。
佩斯內爾說:“太陽目前正處于中年,它還要等上許多年才會改變顏色。目前,它還絲毫沒有變暗的跡象。”
那么,為什么有些人認定太陽比過去更白呢?佩斯內爾說,這與天體物理學無關,更多地與人腦對太陽的感知有關。而每個人感知到的東西可能不盡相同。
他說:“天文學家談到顏色時,他們其實說的是溫度。但對公眾而言,顏色就是指一個人看到的色彩以及其對這個世界的理解。”
從最符合物理學的角度講,顏色是某個波長的光線進入眼睛時,人們所看到的色彩。在這一過程中,特定細胞會向大腦發送信號,將光波轉化為我們看到的顏色。英國薩塞克斯大學科學家愛麗絲·斯凱爾頓說,盡管從本質上講大家接收到的信息是相同的,但大家理解這些信息的方式與個人生活經歷和背景有關。
斯凱爾頓說:“我們以為感知和視覺是非常直接的,會有‘我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的想法。實際情況完全不是這樣。你成長的地方、成長的時期以及陪你成長的人,都會對此產生影響。”
- 上一篇:人類探索太空的動力和意義
- 下一篇:第一篇:宇宙簡介 |穿越時空:探索無限宇宙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