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有很多種的分類方式,目前最常見的是按照香型分類。大家常聽到過3大香型,4大香型、10大香型,12大香型,還有13大香型。究竟有多少種香型呢?
香型的演變
白酒只有3種基礎香型:濃香、清香和醬香。這三種香型的白酒,在原料上區別不大,都是以高粱為原料(或為主)。
三種香型的主要區別是大曲、發酵工藝和窖池。
大曲的不同:主要體現在制作品溫:清香為低溫大曲、濃香為中偏高大曲、醬香為高位大曲。不同的品溫制曲,會形成不同的微生物和風味物質。
發酵工藝的不同:不同的大曲也需要對應不同的發酵工藝,清香為清蒸清燒、濃香為混蒸續糟、醬香為多輪發酵。
窖池的不同:可以為發酵提供微生物,清香則講究“清”,用清洗干凈的陶缸。醬香用石窖白酒百科:白酒一共多少香型,各香型白酒代表,一張圖弄清楚,對窖池微生物需求量不大,而濃香則特別依賴窖池的微生物白酒百科:白酒一共多少香型,各香型白酒代表,一張圖弄清楚,所以用泥窖。
而其他香型則基本是這三種基礎香型的各種衍生和組合。
究竟有多少香型
香型概念是我國傳統白酒在上個世紀60-70年代逐漸形成的一種分類方式。之前并沒有,只是通過不同的風味、風格、工藝總結出來的。
所以在50-60年代,最早研究瀘州老窖、汾酒和茅臺這三種定型風格其它香型白酒,初步有了“盧型酒”、“茅型酒”和“汾酒”的概念。這也就是后來的“三大香型”,因為米香型工藝和原料的特殊,成為了三大基礎香型之外最早出現的一種香型:“四大香型”。
豉香、鳳香和董香(藥香),在隨后也定型,之后就是兼香型、特香型、老白干香型、芝麻香型、馥郁香型總共:12大香型。目前唯獨藥香型沒有成立國標。
小曲清香型一直都存在,且對12大香型中幾個香型的白酒都有影響。12大香型加上小曲清香,一共是:13大香型。
以上內容均為本人收集相關資料總結的個人觀點,并不一定與真實情況對等,僅供酒友之間探討,如引用的圖文有侵犯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本人其它香型白酒,以便及時刪除相關內容。另外,本號已經申請“原創保護”,轉發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