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知酒僧,都是與酒相關的文章。
時隔一年多,終于抽空把新版天梯圖捯飭出來,去年的濃香天梯圖在這里:濃香白酒天梯圖:五瀘劍洋,哪款酒更強?大伙兒可以對照著看一下,看看哪一版更稱心如意。部分酒款位置有所調整,也是我反復多次對比品鑒的理解,但終究帶有個人喜好濃香白酒天梯圖:五糧液竟然不是最好的濃香型白酒?,有失偏頗在所難免,還望海涵。
天梯圖已經更新了幾版,酒款數量也在逐步增加,有部分酒款我實在是沒法確定該排在什么位置,只好放棄這部分酒入圖的想法。
整體來說以新酒為主,停產的酒款依然以老酒或次新酒為準。有些酒排名上升了點兒,有些酒排名下降了點兒,要么是我修正了之前的看法,要么是酒廠的新款酒優于或劣于老款。為了避免得罪人,諸位就姑且認為是前者吧。
與前一版寫的說明一樣,排名高低代表我心目中的品質好壞,高低間距存在作圖誤差,以前的版本字號有大小之別,純屬排版需要,字數多的擠一些,字小點兒,字數少的那一行字會稍微大點兒,不說明任何問題。
這次的版本稍作修改,把酒款字號調整為同樣大小,這樣的好處是不會因為字號影響大家對酒的判斷,但壞處是略顯臃腫,標尺也不夠靈活。
之前版本受到的喜愛和認可讓我深感羞愧,知酒僧是個酒蒙子,《不靠譜年終總結:知酒僧誤入江湖》所言“誤入白酒江湖”絕非虛言,性喜酒,好喝兩口,仗著活在狗身上的糊涂歲月練就了一張厚臉皮,酒后張牙舞爪侃侃而談。承蒙錯愛,不少酒友說把天梯圖和價格表對照著看,已經成為他們的購酒紅寶書。
過去一年的濃香酒穩扎穩打,不似那醬香站在了風口上,這是件好事,抗風險能力強,也不會因爆炸式增長帶來酒質大幅下降,長期來看腳力更足。新一版濃香白酒天梯圖如下:
大家也可以在我的公號“知酒僧”回復“濃香天梯圖”獲取高清圖片。
在去年的濃香天梯圖里,手工班的評價不如夢之藍M9,但今年手工班的位置躥升了許多,這也是近一年多來我喝了很多手工班得來的體驗與感受,酒體的強大程度毋庸置疑,排名上漲是對其酒質的進一步認可。M9也很優秀,依然保持在舊有位置,實際上我覺得略微再往高處去一點也未嘗不可。
M6+和水晶夢取代了此前的核心產品M6和M3,想必之前三六九的區分雖然讓消費者更容易記住,但也無形中把等級和身份給框死,不利于進一步增長。這兩款新酒比起老款產品均有不同幅度的提升,突出糧香和陳香,對果香氣的凸顯不過分強調。
聽說洋河計劃推出一款比手工班更優秀的酒,不知道是不是已經在設計中,以他們傲視群雄的基酒儲備和技術水平,調出一款頂級酒不成問題。比起很多酒廠,洋河這幾年小火慢熬,走得很穩,經歷了前些年的口碑起伏,他們是徹底靜下心來打磨自身。
雙溝和洋河系出同門,很多產品也是互相對標,相對來說品牌力稍欠的雙溝酒性價比較高,十三大名酒出身的雙溝在高低度均有不同凡響的造詣,可惜近來電商的活動價大不如前。
高端酒是蘇酒系列,主打頭排酒,輔助產品是綠蘇,極具特色,造型獨特,是各自價位性價比不俗的選手,天繡、地錦大概率停產,沒有列入天梯圖。其下便是珍寶坊系列,從高到低分別是帝坊、圣坊和君坊,名字排序很有玄幻小說的味道。
盡管洋河、雙溝在我日常飲酒時出現的頻率并不算高,但可能是家鄉酒的緣故,情感上會親近些。經常喝的酒,我反而更喜歡吐槽,比如那誰……諸位對于這部分的判斷,請酌情考慮、篩選。
國窖系列有很多濃香白酒吧,單單是生命中的那壇酒就有好幾十款,都說茅臺把瓶子玩出了各種花樣,實際上瀘州老窖才是個中高手,瓶子貨巨多。酒款實在太多太雜,我沒有喝全乎,國學是我偏愛的濃香口糧,難免會把其拔高些。
很多人問我國窖系列怎么排,以我喝過的國窖而言,我也沒把握把每一款分出個高低來,加上天梯圖篇幅有限,就沒有全部列進來,但可以把我的看法簡單分享一下,假如以國學及以下來排,我認為是這樣:
國學60度≥國禮60度≥紅袖添香60度=稱心如意60度>至尊60度=至美60度=國花>愛我中華55度>紅爵55度≥中國品味55度≥許燎源58度≈金榜題名55度=書香門第=金雞啼祥=至圣55度>中國品味52度>大浪淘金>國韻53度≥臻傳52度=至圣52度>蘭花釉50度≥國窖1573 52度=鴻韻568 52度=紅寶石52度>君雅52度=君耀52度。
這些都是我喝過的,且我覺得能大概分得清高低的,一家之言,僅供參考,實際排名以各位自己的體驗為準。考慮到瀘州老窖的價格離“良心”二字越來越遠,非瀘粉不建議嘗試那么多的國窖,很多酒在伯仲之間,酒體設計撓破頭也跳不出那個圈子。
比起國窖,五糧液就更難排了,很多瓶身標著“五糧液”三個字的酒,基礎屬性相差不大,但定制酒如真藏、金榜題名、奧運、人民大會堂、一帆風順等特殊命名的五糧液品質比起嫡系產品稍遜一籌。倒是銀基定制的45度和68度品質很有格調。
雖然我在天梯圖把普五、1618、交杯放在了一起,但在以前的品鑒文章寫過,我自己的偏好是交杯≥1618≥普五。至于加了數字的年份酒濃香白酒吧,我實在很難把他們精確地定位在天梯圖的某一個節點。在上一版,五糧液建國70周年排名較高,過去一年我又反復嘗試了幾次,對其酒質的判斷也越來越明晰,此次位置有所下降。
劍南春給人的印象突出一個“穩”字,價格穩,品質穩。水晶劍是其核心大單品,貢獻了一大半的營收,很多人提起劍南春,想到的就是水晶劍,這款酒也是中端濃香的標桿產品,雖說也有人對2021年的水晶劍頗有微詞,但水準依然在線。劍南春的產品線較為簡單,不似五糧液和瀘州老窖有著漫天飛的貼牌神酒,主線產品在各個價位很有競爭力。
不過劍南春的性價比優勢只體現中低端產品,也就是珍劍及以下,毫無溢價,算是口碑和品質的代名詞。高端產品乏力,之所以不受消費者青睞,除了超鬼的產品布局,高端產品的品質硬傷才是主因,東方紅是劍南春高端產品最后一道坎,再往上幾無性價比可言。盡管資深酒友習慣把劍三十列為頂級濃香三大擔當之一,竊以為名不副實。
在“其他品牌”這個坐標里,新增了幾款酒,但比起過去一年解惑的新酒而言,只是冰山一角,很多酒試了,但沒有試出新意。特別是一些小眾酒和地方酒,除非性價比優于同價位的大廠嫡系產品,否則就沒必要排進來了。
在低端口糧酒里,我之前文章《這次濃香白酒天梯圖:五糧液竟然不是最好的濃香型白酒?,是沒有喝酒的閑扯》提過的紅川特曲沒有排進來,雙溝大曲金獎復古光瓶酒那款則有點難排。這兩款酒除了我自身體驗覺得同價位無敵外,很多酒友看了文章紛紛買來解惑,反饋過來的意見皆為“超值”二字,甚至很多人認為雙溝大曲金獎復古光瓶酒與雙溝珍寶坊系列的君坊不相上下,這個觀點我倒也絲毫不意外。
盡管我在天梯圖里把雙溝大曲金獎復古排在了略遜君坊的位置,但前者53度酒的體驗并不弱于同門師兄。至于紅川特曲,已經有很多酒友把之列為最具性價比的口糧酒。
古井貢酒在我的體驗里,部分酒款新不如舊,與之相反的是洋河,大多數酒款新優于舊,也就是說同樣一款酒,喝洋河寧愿買新酒,而古井則買老款或次新酒。
水井坊清是這次新增的酒款,顏值、品質不俗,如一幅畫卷徐徐打開。級別更高的元和明沒有喝過,價格也嚇人,花兩萬塊喝一瓶“明”于心不忍,“元”更是兜里揣滿錢也下不去手,也沒地兒下手。在《聊聊近期喝過的酒,普茅、汾酒50年、青花郎等》提到過新老水井坊典藏,公認的觀點是52度不如停產的61度,但這兩年52度典藏大師品質似乎略有提升,延續了老典藏的基礎風格。
川酒六朵金花有五個是濃香,舍得嗓門最小,但品質一點也不含糊,頗具中庸之道。在過去這一年多,舍得也加快了“瓶子貨”的腳步,還搞出了“老酒”概念,但聲音不大,主流認可的還是品味舍得和智慧舍得。
有幾個小眾酒在上次的文章提過,就不再啰嗦了。由于全國各地遍布濃香型白酒,幾乎可以說有人煙的地方就會有當地特色的濃香白酒,我所喝不過九牛一毛,有些酒試過了也就試過了,不曾留下深刻印象,有些印象不淺,但囿于天梯圖篇幅終究有限,加之很難給出精確定位,終成滄海遺珠。
歡迎、感謝關注知酒僧,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