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釀造工藝大揭秘之制曲工藝篇
在日常生活中,不管在任何的場所都能夠見到白酒的出現,從古至今白酒就一直受到不少愛酒人士的喜愛,喜愛白酒的你是否知道白酒是怎樣釀制而成嗎,它的制曲工藝是怎么樣的呢?
原始糖化發酵劑:曲、蘗、曲蘗共存混合物、發霉的谷物稱為曲、發芽的谷物稱為蘗。釀酒加曲,是因為曲藥上生長有大量的微生物,還有微生物所分泌的酶,酶可以加速將谷物中的淀粉、蛋白質等轉變成糖、氨基酸、糖分在酵母菌的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乙醇,即酒精。
制曲技術的發展
我國原始的曲形應是散曲,即呈松散狀態的酒曲,是用被磨碎或壓碎的谷物,在一定溫度、濕度和水分含量條件下,微生物生長其上而制成的。
塊曲是具有一定形狀的酒曲,其制法是將原料加入適量的水白酒釀造工藝大揭秘之制曲工藝篇,揉勻后,填入一個模具中白酒釀造工藝,壓緊,使其形狀固定,然后再在一定溫度、水分和濕度情況下培養微生物。
東漢成書的《說文解字》中有幾個字,都注釋為“餅曲”。東漢的《 四民月令》中還記載了塊曲的制法,這說明在東漢時期,成型的塊曲已非常普遍。
西漢的餅曲只是塊曲的原始形式。到了北魏時期,塊曲的制造便有了專門的曲模白酒釀造工藝,《齊民要術》中稱為"范",有鐵制的圓形范,有木制的長方體范,其大小也有所不同。使用曲模,不僅可以減輕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更為重要的是可以統一曲的外形尺寸。
采用長方體的曲模又比圓型的曲模要好,曲的堆積更節省空間。更為后來的曲塊在曲室中的層層疊置培菌奠定了基礎。用腳踏曲,一方面是減輕勞動強度,更重要的是曲被踏得更為緊密,減少塊曲的破碎。
小曲制造技術
用米、高粱、大麥等為原料,并酌加幾種中藥。所含的微生物主要是根霉菌、毛霉菌和酵母菌。在釀造過程中同時起糖化作用和發酵作用。因為曲塊小,發生熱量少,適用于中國南方氣候條件。用小曲釀造的酒稱為小曲酒,如黃酒、甜米酒等。
大曲制造技術
大曲的原料主要是小麥,也有用小麥、大麥混合,加上一定數量的豌豆。大曲酒所釀的酒質量較好,多數名優酒均以大曲釀成。
大曲又分為中溫曲、中高溫曲和高溫曲。中溫曲以清香型白酒汾酒所用大曲為代表,溫度為50℃以下;中高溫曲以濃香型白酒所用大曲為代表,制曲時溫度大于50℃;高溫曲以醬香型白酒茅臺所用大曲為代表,當曲溫達到60~65℃,才開始翻曲白酒釀造工藝大揭秘之制曲工藝篇,其糖化力,液化力和發酵力相對于中溫和高溫大曲低,故用曲量大,茅臺酒用曲,曲糧比高達1:1。
麩曲和酒母制造技術
麩曲主要以麩皮為原料,經人工控制溫度和濕度培養成的,主要起糖化作用。麩曲的糖化發酵力強,釀酒原料的利用率比傳統酒曲提高10%~20%;麩曲生產周期短,便于實現機械化生產。
酒母指含大量能將糖類發酵成酒精的人工酵母培養液,固態的的人工酵母培養物也稱固體酒母。除以上的小曲、大曲、麩曲外,還有麥曲、紅曲同樣可作為白酒釀造的糖化發酵劑。
- 上一篇:古井貢酒掀起高端白酒收藏風
- 下一篇:李尋談酒:有關原酒的六個問題